
五个老生常谈的新人问题,我们希望从真实实操者+鹰眼博主视角的双重身份再次深入聊透彻一些。
天问一:门槛
我们尝试从资金门槛、能力门槛、时间门槛这三个角度拆开来聊。
资金门槛:3000元穷鬼套餐即可入门;想持续盈利则需要持续投入。
庆斌:“我算下来大概6000多块钱,就可以把这个站建起来,把产品上去,甚至可以把我的第一波的广告投出去。”
驴嫂:“我投入的成本大概不超过3000元,我可能是更加丐版的一个入门。”

(图片来自@再出发的庆斌,做独立站之前做的费用调研,实际花费还要更少一些。)
庆斌:“但从另一个方面上来讲,其实它也可以挺高的。比如说广告费。6000块钱从0到1是OK的。但你还要考虑扩量。你需要不断的去加大你的这个投入,才能够有更好的销售额的提升。”

(图片来自@再出发的庆斌:第一次真实发货给客户,产品和所需要的工具大合影。)
驴嫂:“还有很多跨境电商选手,他的确会面临一些产品上的成本。他要进入一个产品的开发,然后开模等等等等这些的。”
庆斌:“对,包括还有说物流的费用,包括说还有说仓储的费用。因为你做独立站,那当然的确你可以一件代发。如果你做亚马逊,你可能还要发到他们的海外仓。”
能力门槛:万物皆可AI,建站就像装修QQ空间;选择适配自己能力模型的玩法。
庆斌:“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一个独立站,要花很多的精力,是不是要懂技术才会搞?很多人甚至要找人帮忙代建站?但其实我就经常跟别人去做这个比喻。你初中的时候难道没有装修过你的QQ空间吗?是你去用shopify这样的SaaS去建一个站的话,基本上就是跟装修QQ空间是一样的。把那小组件拉一拉,滑一滑,你就可以出来一个还不错的网站了”
驴嫂:“在目前很多技术工具,尤其是现在大火的这个AI的协助之下,其实已经大大降低了对很多玩家能力上的要求了。但是,到底什么样的能力水平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跨境电商?你有不同的能力模型。可以就提前的去选好你的打法的策略了。你到底是玩平台电商还是玩独立站?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品牌营销能力比较强,像庆斌这样他是有一个品牌工作经验。我就觉得他是一个蛮适合玩独立站的选手。”
时间门槛:劝退副业选手。
驴嫂:“我比较劝退副业型的选手,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当然随着我在自己的群里也好,看到很多真实的玩家,通过副业在慢慢的做这个东西。其实大家都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在里面的,可能也就是每个月几千块钱到上万块钱这样的一个水平。”
庆斌“你会发现说这里面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你可以无限的去优化你的这个电商的这个项目。而且所有的东西都是要从0到1开始学,你只靠你下班之后那两三个小时是很难实现的。”
天问二:选品/产品
我们尝试将玩家分为三类:“零”投入个人小白卖家、具有成熟国内供应链资源或者国内已经闭环的小品牌但想尝试跨境电商的老卖家、愿意花一定资金去开发产品并从0至1就从海外做起的新玩家。
零投入小白卖家:什么是爆品什么是精品?
庆斌“我们先讲第一种就是新手小白,不去定制产品,也不去设计产品,他就是想从市面上去选品。就比如我们两个。此时我们面临选品问题,并要围绕着自己想要、想做的那个流量打法去做。比如之前驴嫂提到的说长期主义个卖的这种垂直细分的玩法。”
驴嫂:“我们作为个人买家,资源能力各方面都很小。那么我们就去选择一些很小很细分的一个小市场,就把那个小市场去吃掉,它也足够我们个人卖家去活的很好了。当然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唯一的玩法,就像有很多玩家去玩这种爆品流。就比如庆斌你一开始应该就在尝试爆品流。”
庆斌:“所谓的一种垂直细分的玩法,它可能更像我们的淘宝。我打开淘宝,我有一个想要买一个什么东西了,非常明确的是我家里缺一个吸尘器,我去淘宝上去搜搜出来之后他就很明确的就是我有明确的意向。但爆品流可能更加适合的就是像社交媒体的这种玩法。比如说我们在抖音,我们在小红书刷到了一些,一看就好玩儿,一看就很想买。国外的老外们也一样,他们在tiktok,他们在facebook,他们在instagram上也会刷这样的一些社交媒体,也会被一些这样的产品打动。如果爆品流的玩法,他可能更加需要去做的就是我就去看最近什么样的一些新奇特的小玩意儿比较火,然后让人容易有下单的冲动。”

(图片来自@再出发的庆斌: 测爆品阶段每天都在学习自己拍摄素材。)
成熟品牌/工厂老玩家:既要又要?平台或许更佳。
驴嫂:“第二类人群我觉得就是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他可能会有成熟的供应链。它可能就是厂子的源头。我给这类人总结了一个关键词,就是他们会都比较拧巴,会既要又要,比如说他们会说我可以长期主义,我就是想去做跨境,想去做一个品牌巴拉巴拉。但是另外一面你告诉他,你可要做好,比如说三个月的投入,六个月没有产出。他们就可能得再想想。但是我觉得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之下,可能很多跨境大佬就会更推荐这些有资源的人去选择向平台电商。”
庆斌:“因为对于这些供应链工厂来说,它除了有大量的产品之外,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价格优势。那你可以把价格的成本卷的很便宜的情况之下,你肯定也没有什么利润去承担所谓的流量成本。在平台上你把你的价格卷的很低,平台就会很容易给你流量”
驴嫂:“平台电商其实好的一个地方就是对于这类人群来讲,它可以帮助你让你更加专注在你供货上,你更加专注在提供优质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即可。你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像独立站选手一样,我要想怎么经营一个品牌,怎么运营,怎么引流。所有后面的这些工作其实都被平台给解决掉了。”
准备一定资源投入的新玩家:警惕伪需求
驴嫂:“第三个其实我们想划分的人群,他们可能是夹在中间了。这类人他们是什么特征呢?就是没有产品,但是有一个很强的市场洞察。我意识到有一类人他们有这样的一个需求,我可以去花一部分资金去开发产品,然后想把他们推向海外。”
庆斌:“相对来说感觉这一类人他的产品力应该是最强的。他的产品并不是说我去随便选了一个品,贴了个牌,而是说根据他在市场上看到了真实的市场痛点和需求,而且去针对性的开发的一款产品,那他这款产品肯定要相对来说跟市场上其他所有去解决这个需求的产品来讲,它肯定应该是最好的我们也常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这种开发产品的故事。”
驴嫂:“但我想拉回来一点,就是我们会发现这类人群他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他可能会陷入到一种自我感动也好,或者叫自嗨也好。他可能会觉得我突然发现一个市场需求,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它一定是怎么样的,他一定会被用户buy in。但很有可能你会吃瘪。”
庆斌:“有可能那个需求是一个假需求。”
天问三:打法
我们尝试聊聊多种平台vs独立站选择、全球不同国家选择、不同流量玩法选择。
多元:一面是自由,一面是崩溃。
驴嫂:“面对如此多元的选择,只要你扎进去,你只要扎进去你的产品里面,然后你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然后你到后面你会发现你有无数多的打法或者手牌可以去打。当然这个里面我们去两面性:它一方面是很自由,那自由就所谓着他的选法选择多元,你的手牌会很多,你不用绝望到说,我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但是另外一条路就会面临。新人很容易崩溃,我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才是最好的?”

(图片来自@驴嫂:独立站一个人每天十几单,对电商菜狗的我而言就很不错了,客单60-70刀,毛利50%以上)
庆斌:“这个时候因为非常容易出现的一个情况就是你的资源时间都很有限的情况之下,你如果每一个都试一试,今天我去社媒上发两篇帖子,明天我去做个SEO,后天我又投谷歌,大后天又投meta你每一个渠道什么都还不太懂的情况之下,你只是随便轻轻的试一下,你很难能够深入下去,在这地方能拿到结果。”
驴嫂:“对,但这里我也有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们一样实践型的一个选手,那么我更建议你所有的玩法,你能听到的,在你资金资源、时间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你都跑一遍。第二个建议就是,并不是每一个渠道,每一个打法都适合每一个人的。就算你在某一个打法里面没有拿到好的结果,你不要第一时间就去焦虑去放弃。有可能你第二个打法他就通了。”
天问四:投入
我们尝试更深入聊聊金钱投入、时间投入、人力投入、学习投入。
金钱投入:流量成本占最大头
驴嫂:“首先产品我们就不说了,可能新人小白你可能就是无货源一件代发,那你就没有产品成本。那你作为一个工厂方,你肯定比我更懂你的产品成本。第二块可能是一些偏基础设施,就是我想跑独立站也好,跑平台也好。我大概一定会面临一个起始的一个投入的一个费用。包括你的平台费用,你的建站的这个saas的服务费用,然后再到你打通这个收单收款可能面临的费用。你可能中间需要开一些海外的主体然后再到你可能比如说独立站,你要注册一些域名。那这个基础设施费用我们其实刚才已经很具体都讲到了。总共可能不到6000块钱或者不到3000块钱。”
庆斌:“然后是,物流与仓储的费用。一种情况下是你可以一件代发,那我每发出一单,然后我把产品发出去。但如果你是一些平台的玩家,他可能会有平台要求你需要有海外仓,那就要涉及到你还有仓储的成本。”
驴嫂:“比如说到美国,我不知道你多少,反正我这边是大概一公斤在100元人民币左右,差不多。比如说我们发到英国,可能一公斤在50元左右。”
庆斌:“再然后就要说流量获客了。这个部分对于我们新手来说,其实是很难一下子就获得所谓的免费流量的。所以你必然的就要付出一定的流量成本,去让你的用户来看到你。”
驴嫂:“这个流量他可能就会各种不同的流量渠道来源。你可能如果是独立站,你的流量来源于google,就是流量它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比如说我们按单次点击的情况来讲,大概会在7到10块钱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你投放一个广告,然后这个用户点击你的这个链接,进入到你的站里面去,可能就要花费十块钱就没了。那这个用户到底是不是买,就看你的表现了。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利润来算一算了。我的这个产品的利润撑得起我去投广告。包括像平台,其实平台自己也会有自己的广告产品,它也会有不同的价格体系等等。”
庆斌:“其他的一些费用可能就是一些杂费了。比如说你的打包、什么退货、手续费、货币转换的费用。”
时间投入:每天茫茫多的事情要做;再次劝退想副业躺赚小白
庆斌:“时间成本我觉得可能是分两块,第一块就是你大概每天要投入多少时间来做这个事情。另一块就是说你大概需要忍收多少时间才能够拿到结果。我开第一单倒是很快。比如说我其实我在投诉我的第一个500元500美元的时候,我就开始已经有陆续的出单了。但是这个出单就很难稳定下去,所以就会涉及到我刚刚讲的第二个,就是你能不能继续的忍耐下去,然后直到你的这个广告费打平也好,或者你的这个站跑平也好。这其实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实现。”
驴嫂:“我们切分到一个细分的维度,就是我们到底每一天做一个这样的一个跨境电商的一个参与者,一个实践者。我们每一天大概花费多少时间,或者我们一天的工作里面都在干什么?我可以先说一下我的工作内容。大家虽然知道我现在可能几乎不投精力在这个所谓的我自己的独立战场。但其实我在早期做独立站,比如说0到10个月的时候,我大概每天的铺在这个站上的工作时间估计得有至少8个小时。我也可以和大家分享我到底在做什么。比如说我每天要上产品,我天天要看一下这个市场,这个1688上来回来看到底有哪些产品可以上架。然后就开始这个产品就开始做做图,编辑一下产品的描述。广告上一下,我要运营自己的社交媒体,然后再做一些引流的动作。比如说我要投放广告投放广告,你总得编辑广告产品。然后比如说我的这个引流的策略,还包括了网红营销。我是不是要开始去找网红,然后给他们天天写信给他们寄产品,然后看他们的返图等等等等。所有的杂事每天都充斥在你的生活里。所以我就跟他讲,就是什么想副业的小伙伴,我真的劝你谨慎一点点”

(图片来自@驴嫂,由于一个人做跨境实在无聊,还开始分享每日无聊居家创业的vlog。但这样“无聊”的生活日常也可以是别人羡慕的生活方式。)
人力投入:个卖等于干了至少4人小团队的活儿
驴嫂:“当一个团队协同的一个打法去做。那我所所知道的这样的一个常规的一个团队的组织上来讲,比如说我们需要一些产品端的,那这个产品端的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样,是不是有有源头工厂还是怎么样。他最起码这个小伙伴他要涉及到整个交付你的产品,你是一个原创设计,还是要他来对接工厂。第二个人员可能就是偏运营型的人员,一些建站的动作,一些日常的运营。然后第三个可能是一些流量型的选手。别管这个小伙伴他是投流的一个选手,我说我们叫他叫投手,还是说他是一个社交媒体。比如说你们更擅长网红营销,他可能就是一个网红营销的一个BD,对,这也是一个流量型的选手。第四个可能就是会涉及到一些偏中台的,他可能是一些客服、仓储。”
学习投入: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
庆斌:“学习成本这个事情就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那些不管是说踩坑的分享,还是说一些教程的这些引导。因为其实我们很多人如果是从零开始去做这个事情的话,的确要涉及到说我怎么去筛选比较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从这些有价值的信息里去学到我想要需要的那些东西,还要不被骗。”
驴嫂:“这个情况的话,我更建议所有的人保持一种空杯,然后把所有你所踩的坑也好,就当成一种学费。我们从小到大,本来就是你你上学就是要付出学费。你现在搞钱,你要创业,更要去付出学费。”
庆斌:“是的,这个地方我记得我在开始去做tiktok投放的时候,我花了500美元,然后其实只出了三单。然后很多朋友就会说你这个亏了,你这亏的太大了,你这钱基本上钱都没回来。包括说那你这500米之后,你又不做tk了,你换别的流量,相当于你这个完全是一个踩坑了。但是我后面其实并不这么想,因为如果我不去做这个事情,我不去花500元去投放这个渠道,我完全不知道这个渠道是怎么玩的,它适合一些什么样的一些玩家,他是不是适合我长期去介入。所以他对我来说其实就是我去买了一个500美元的课而已。”
驴嫂:“所以我们想总结一下关于投入的这个部分。就像庆斌讲的,我觉得大家如果把这个跨境电商,不管你是平台还是独立站也好,你如果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的一个事情,那这些所有的投入它都是值得的。你的每一分投入,不管是时间,不管是金钱,你的学习他一定会听到回响。就是你不要期待着说我必须得立马见到说赚钱对吧?就像清明他哪怕投了500美元,他亏钱了,那又如何呢?他随着他长期的去做,你把它当成一个五年十年的生意,他总有一天期待可以拿到。”
天问五:避坑
第三方坑、“灰产”坑、成功学坑。处处是坑,处处是商机?
第三方坑:自己心态上避坑才最重要
庆斌:“第一个重灾区,所谓的第三方服务的公司。因为其实像我们前面讲到的,你去做跨境电商,你的建站、你的运营、你的推广,这些核心的这些技术,其实是很需要你自己来去实操,来去学习、来掌握的。因为这个就是你能够创造你的利润,赚钱的那个最根本的东西。但是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会想着说我要不花一点点钱让别人来帮我搞定,那我不是比自己去学校更容易吗?或者说他不是性价比更高吗?那其实就会萌生了很多这样的第三方服务的公司。对这第三方服务的公司就包含说比如帮你投放,帮你代运营,帮你建站。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所有的这些公司都是骗子,而是说不管是你沟通费用的过程当中,还是在跟沟通跟你的预期的交付的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就会有很多的这些信息差。在这个信息差可能就会成为你踩的一些坑。”
驴嫂:“作为我们买方视角,就是作为我们作为一个服务需求者,其实这个时候可能有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避坑自己的心态。就是你不要抱着说我请一个第三方,他就能怎么着帮我赚钱了。天底下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事情,对不对?所以你当你去面有这样的一个心态以后,你不要把你赚钱拿到结果这个希望寄托于第三方。比如说很多小伙伴他就会觉得,我自己不会投放,那我请代投。代投肯定他专业,他一投我就能赚。是的,那代投为什么他不自己投自己的产品,自己赚呢?”
灰产坑:翻翻刑法比啥都强
庆斌:“第二个,其实我在各个群里还会看到大量的这些信息。比如说关于选品的,我们这个敏感货能不能做?成人用品能不能做?这个平台说这个不能做,但我想做这个能不能做?”
驴嫂:“我也经常看到就是类似反正他总归会不会比如说卖什么高仿的,或者怎么很多人就会觉得可能会做一些这种游离在这个边缘的东西,他就有可能会谋取高暴利。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可能是对的。毕竟大家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很赚钱的方法其实都写在了刑法里面。”
庆斌:“所谓的灰色产业有更高的利润。但其实他需要的也是你更高的风险,以及更高的能力的要求。”
成功学坑:你一焦虑,才能正中他们下怀
庆斌:“第三个我觉得也有一个坑,就是我们一直刚才有Q到的,就是我们看到了太多社交媒体上,听说的也好,看到的也好,那种成功学案例。就是我的新人宝妈什么什么就月入就百万了。就是每天的确是你看这些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的时候,你特别容易就被产生一种焦虑。说实话我看咱们各个群里的这些晒单的时候,我也挺焦虑的。怎么我觉得我各方面做的也都不错,那为什么我就是没有他们那么暴呢?而且这个时候其实很容易就会你因为这种焦虑而去付出一些成本,去踩一些坑。”
驴嫂:“他其实就是奔着这个焦虑来。他就是说你是不是焦虑不出单,我来给你提供服务,我就可以给你爆单。双向奔赴了。”
庆斌:“所以很多时候这种所谓的踩坑,都是为你的焦虑的情绪去买单。大家再去购买一些服务也好,或者是去花一些钱的时候,也要认真的考虑一下,说这个事儿到底是不是我需要的,这个事儿的逻辑到底是不是通的,来去尽量的避掉一些坑。”
驴嫂:“所以我觉得正好这个话题能回扣到我们这个内容的初衷,我们就是想去分享很多真实的案例,真实的分享,来去帮大家避免焦虑,来去帮大家去拿到更多真实的认知和干货的分享。”